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四新北路682號(漢陽市政建設大廈)
電話:027-84466661(行政綜合部)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主持召開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九次會議上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我們黨守初心、擔使命的重要體現。改革越到深處,越要擔當作為、蹄疾步穩、奮勇前進,不能有任何停一停、歇一歇的懈怠。要提高改革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全面深化改革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中央在改革開放再出發的新征程上發出的動員令,也是我黨在新時代新起點上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的新的戰略部署。唯有堅持全面深化改革,才能不斷破解我國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過程中面臨的矛盾和問題,重塑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優勢,筑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根基,實現我們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
一、唯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構建起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的制度體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改革的目的是要不斷推進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活力”。制度是關系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長期性的問題。歷史經驗表明,經過長期劇烈的社會變革之后,一個政權要穩定下來,必須加強制度建設。然而,形成比較完備的一套制度往往需要較長甚至很長的歷史時期。今天,擺在我們黨面前的一項重大歷史任務,就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在新時代的征途上,全黨同志一定要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進程,牢牢把握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統籌推進各領域各方面改革,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堅決破除一切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提供強大動力。
二、唯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有效應對各種風險與挑戰
隨著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遇到的阻力越來越大,面對的暗礁、潛流、漩渦也越來越多。發展中的問題和發展后的問題、一般矛盾和深層次矛盾交織疊加、錯綜復雜。容易的、皆大歡喜的改革已經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改革開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開放的辦法來解決。中國要前進,就要全面深化改革。唯有堅持全面深化改革,才能保持戰略定力,才能應對來自國內外的各種風險與挑戰。尤其是在當今這個多元化的時代,代表多種利益訴求和觀念的社會思潮競相涌現,“八面來風”極易干擾改革決心甚至動搖改革應有的政治立場。面對“八面來風”,最根本的一條就是要有極強的政治定力和戰略定力。我們應以“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南西北風”的定力,牢牢站穩黨和人民的政治立場,既要把握改革規律,透過紛繁復雜的表象,看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內在本質,又要遵循并創造性地運用客觀規律推進改革,贏得先機。
三、唯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激發市場主體創新活力
改革開放41年來,黨帶領全國人民大膽地試、勇敢地改,闖出了一片新天地,探索出前無古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從實行家庭聯產承包到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從興辦經濟特區到設立自貿區,改革開放事業就是在不斷解放思想、開拓創新中從無到有發展起來的。推進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必須把創新置于更加突出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而激發創新活力,依靠的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只有通過深化各領域改革,破除一切制約創新的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在全社會大力營造勇于創新、鼓勵成功、寬容失敗的良好社會氛圍,培育并用好各類創新人才,進一步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和創造潛能,才能匯聚創新力量、推動創新發展,在更加廣袤的歷史時空創造新的更大奇跡。
四、唯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不斷增強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改革重在落實,也難在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改革要聚焦、聚神、聚力抓落實。全面深化改革必須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當前,我國社會各種利益關系十分復雜,要求我們善于處理局部和全局、當前和長遠、重點和非重點的關系,在權衡利弊中趨利避害、作出最為有利的戰略抉擇。全面深化改革,要突出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而在全面推進改革中,更要充分考慮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群體的利益訴求,準確把握各方利益的交匯點和結合點,才可能將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不斷增強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五、唯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在引領全球化的歷史進程中大踏步地走近世界舞臺中央
在過去的41年的改革中,中國順應歷史發展趨勢,與時俱進,因時而改,成為了目前為止社會主義改革最成功的國家。中國自主創新的改革模式,極大提升了社會主義在全世界的聲望,在全世界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世界上發展中國家提供了非西方化的現代化道路,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闖出了一條人類文明史上絕無僅有的跨越式發展道路,使世界社會主義運動出現新的轉機。新時代中國改革開放的任務依然艱巨繁重,既要解決社會主義建設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包括貧富差距、社會公正、腐敗和環境污染等問題,還要積極探索通過“一帶一路”建設,打造中國與世界溝通的新通道,通過輻射效應和溢出效應,推動構建國際經濟新格局、形成世界經濟新的發展帶,實現全球經濟穩定增長。然而,在主動融入全球化的歷史進程中,中國依然面臨諸多障礙和矛盾,唯有堅持全面深化改革,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更加尊重市場規律,讓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才能以開放的最大優勢謀求更大發展空間,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時代續寫中國走近世界舞臺中央的新篇章,讓世界享受到更多的中國發展紅利。
?。ㄗ髡?span style="text-align: -webkit-center;">臧學英系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市委黨?;靥丶s研究員、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副教育長、教授)